北大教授朱良志:中国艺术的永恒感超然于“四时之外”教授
作者: 小李 2023-11-29 08:06:12
阅读(119)
“肯定是艺术中比较被关心的问题。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和永恒的需求密切相关,是不待多言的。中国的艺术或者西方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永恒而服务的。”2023年11月8日,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朱良志以“中国艺术的永恒感”为题,于广州美术学院带来了一场引人入胜的讲座,这次讲座吸引了来自广州美术学院以及广州艺术界和学术界的众多学生、教师和艺术爱好者。朱良志教授讲座现场。在本次讲座中,朱良志教授强调了永恒感作为中国艺术的崇高理想境界,超越了物质的永远占有和精神的不朽,其根本特点是处于“四时之外”,是超然于时间的。他从时间和历史入手,用五个方面讨论了中国艺术的灵魂。其一,永恒在生生接续,这是中国艺术永恒感的最为基础的观念,中国传统艺术深谙“生命是一种接力”的哲学道理,并尝试从“造物无尽”“盈虚消息”等角度给出他们独到的理解;其二,不生即长生,即不能仅从生的表相——活泼的样态来看世界,而是要发现背后蕴含的生命潜流;其三,天趣即不朽,即在生生和无生之外,从效法天地、超越知识的生命体验说不朽;其四,一朝风月下,即当下此在的人站在万古以来就存在的风月里,也汇入无量光明中,最典型的如“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表现了生命圆满、汇入无量光明的智慧;其五,茶熟香温时,即借一缕香烟将自己“度出”,度到一个没有烦恼和拘牵的永恒世界里。朱良志说:“中国艺术关心永恒,比如说人生脆弱易变,我们到艺术中间寻找一种确定的力量;有时候环境非常污秽,我们要到艺术中寻找一种清静之所;有时候世象特别喧嚣,我们要到艺术中寻找一种所谓不生也不灭的宁静的世界;有时候我们总是被外在的秩序规则(大秩序、‘大叙述’)所炫惑,所规定,弄得我们非常难过的时候,我们想回到自己的‘小叙述’,回到自己真实的生命感觉中,重新获得一种平衡。”因此,朱良志讲中国艺术的永恒感,实际上是讲人的真实的生活感觉,面对自己,面对人生,就像禅宗讲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说:“艺术的永恒实际上一定程度上是要你回到自身,相信你自己,那个金刚不坏的东西,就在你的心中。”讲座现场朱良志教授与广美师生合影。讲座结束后,朱良志教授热情回答了师生和观众的提问,就“如何保有艺术追求的本心”“永恒感的实质及对艺术创作实践的指导”“艺术哲学与中西文化比较”等做出精彩的阐述。本次活动由广州美术学院和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朱良志教授所探讨的“中国艺术的永恒感”也是其新作《四时之外》的主题,该书梳理了中国艺术的基本观念,丰富了“生命超越美学”的内涵,打开了足与西方哲学和艺术对话的新天地,可谓抉发新意、见解独到。